北京鼓励学科类培训机构先培训后付费(预付学费将成历史)
9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据北京市教委透露,北京市“双减”措施鼓励实施先培训后付费的收费模式。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怀柔区教委此前曾在暑假期间发文称,鼓励培训机构实施先培训后收费或一课一销的培训收费模式。而该模式在未来若能实现大范围推广,将彻底改变教培行业的预付费难题。从市场情况来看,家长们选择预购大容量课包的原因基本都是为了优惠,但这一做法却为退费问题埋下了隐患。由此,为应对培训机构的“退费难”,多地都已出台资金监管办法,提升对培训机构预付费的重视。
预付资金纳入强监管
购买大容量课包、一次性缴纳几年培训费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家长们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课程的基本操作。然而大量资金的流出存在不少的风险和隐患。从这两年来的市场情况来看,频发的校外培训机构跑路事件让不少家长都吃了亏。在此前的调查中,曾有家长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机构关停之后,自己仍有十几万的学费拿不回来。
由此,在推进“双减”的过程中,教育部等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监管问题格外重视。9月23日,据北京市教委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透露,当前北京全市恢复线下培训的机构预收费已经全部纳入资金监管,资金监管总额达到9.68亿元。
对于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北京市教委也正在推进资金监管,并将预收费资金监管作为线上机构重新审批准入的前置条件,坚持“无资金监管,不得重新审批”。
此外,北京推进“双减”工作的同期还出台了《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并在重申3个月或60课时收费上限的基础上提出,如周期和课时收费并存,机构只能选择收费时段较短的方式,防止机构发生变相超过 3 个月收费问题。
鼓励先培训后收费
在通气会上,北京市教委还表示,鼓励各家机构实施先培训后付费的收费模式。无独有偶,今年暑假,怀柔区教委也曾发文指出,鼓励培训机构实施先培训后收费或一课一销的培训收费模式,体现教育的公益属性。
尽管“先培训后收费”的模式未成为明确规定,但政府的鼓励态度不言而喻。若该模式大范围推广开来,曾经在业内普遍应用的“预付学费”模式或将成为历史。“先收学费再上课,这是教培行业的行业习惯和思维定势。”互联网教育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和餐饮等服务类消费场景不同,校外培训长期以来都保持着一种先收费再培训的模式。
“目前政府的政策和鼓励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解决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和管控。”郁苗分析指出,部分培训机构的“跑路”和“爆雷”行为,给家长造成了经济负担,甚至激起了民怨,也影响校外培训行业的整体形象,整治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板块内容显示,近日,有家长投诉东城区新东方学校的课后培训班收取秋季下半段学费,且未标明开课时间。对此,东城区教委在回应中称,已约谈新东方机构负责人,强调目前不允许收费,只能消耗存量。新东方也表示正在整改,十月一日后机构向教委申报备案,教委审核通过后在校区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毋庸置疑,“双减”下,对预收学费的监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严厉程度。
机构现金流面临压力
当预付学费的模式被打破,资金压力将成为摆在机构面前的最大阻碍。“如果先培训再付费成为了行业通行做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会让机构面临非常大的资金压力。”郁苗表示,这一模式下,机构的房租、水电、人力、教研甚至营销等成本支出仍然发生在教学动作完成前,但学费只能在培训完成后才能收上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情况就是,学员也可能会跑单,比如按阶段性上完课之后再付费,这种情况下就存在跑单的风险。”郁苗进一步指出,企业的现金流将面临诸多不可控的风险。
在业内专家看来,“双减”工作既减校内,也减校外;既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在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这一环,预付费问题最为突出。
“实际上行业内普遍认为,尽管目前着重强调对学科类培训的监管,但对素质类培训的监管也一定会提上日程。尤其在对资金的监管上,很大程度将参考目前学科类培训的做法。”郁苗谈道,“比如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收费课时限制等等,各方面都将有要求。”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65hfghe5.com/tg/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