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理论有哪些(产业发展理论及应用)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01 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IndustryConvergence)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具体而言,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陈柳钦,2007)。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作为一种崭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与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不仅可以释放关联产业的发展活力,还能够提升关联产业的生产效率及市场竞争力。
推动产业融合的动因主要包括:一是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技术创新可以开发出关联性甚至替代性的工艺、技术和产品,随之往其他产业进行渗透和扩散,并可能逐步改变这些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从而为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同时,原本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征也可能会因技术创新而发生变化,新的市场需求也会推动产业之间的融合。
二是竞争合作的压力使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寻求市场合作,这些合作在一定程度也会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三是管制放松的外在激励。由于各个产业广泛存在的进入壁垒,使得不同产业间的边界十分明显,但关联产业主体在管制放松的激励之下,会比较乐意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当中来,从而为产业之间的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
产业融合的最终结果是新技术、新产业或者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根据产业融合理论的观点,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毫无疑问是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价值整合,催生新的产业(如休闲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02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IndustryChain)的思想最早来自于Smith(1776)的《国富论》,书中将产业链理解为:企业在外部采购原材料和零配件之后,通过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并将产品传递给零售商和用户的过程。
Marshall(1920)进一步完善了Smith的产业链思想,认为产业链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内部的分工会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工,这可以被视为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产业链是指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特定的技术关联与经济关联,同时依照特定的时空布局和逻辑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丁俊发,2015)。实现产业价值及其增值是产业链形成的本质原因,与此同时,实现产业价值及其增值的根本途径也在于创造产业链。换句话说,产业链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大化产业价值,即实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
具体而言,产业链的价值创造依赖于两种途径:一是发挥分工的网络效应,使得交易成本≤内部企业交易成本之和;二是发挥协作的乘数效应,使得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谭明交,2016)。产业链可以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接通产业链是指通过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较为断续的产业部门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指的是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以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利润的持续较快增长。
0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有关农业多功能性(
AgriculturalMulti-Functionality)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日本国内兴起的“稻米文化”传承与保护运动。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明确了“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提法。1996年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应该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并以此来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农业委员会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框架,首先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强调农业是具有社会、经济与环境多方面价值的初级产业,在提供粮食与纤维的基本功能外,农业还有助于塑造乡村景观、水土保持、再生性自然资源永续管理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利益,并具有维系乡村地区存活的社会利益。
日本政府于1999年出台的《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也指出,除了具备基本的经济功能,农业还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如社会、政治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功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多功能性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持社会和政治稳定、供应农副产品、提供就业与社保、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以及确保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与此同时,农业的多种功能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及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地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融合新业态均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
04 农村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著名学者Porter所创立。作为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分支,农村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农村生产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农村产业集群具体指的是一个可以充分覆盖涉农企业、涉农服务机构、农户以及市场的网络化合作群体(陈丹,2017),其研究对象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运行基础则是各类专业化的涉农企业和涉农服务机构。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产物,农村产业集群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增加农业竞争能力的关键途径。
首先,农村产业集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农村区域的产业集群使农户和涉农企业共享公共设施、市场环境以及外部经济,从而有效降低各自的生产成本;其次,农村产业集群可以降低农业市场风险。农村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农村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能够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规模效应,从而有效降低农业市场风险;
第三,农村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农村产业品牌。集群涉农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会带动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从而有助于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并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形成;第四,农村产业集群可以明显提高农户的收入。农村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扩大农户的增收渠道,有效带动农户收入的增长。以农村产业集群或产业区为依托,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空间叠合、集聚集群和网络发展的形态,不仅可以降低空间交易成本,还能够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村产业利润的最大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65hfghe5.com/tg/38583.html